房屋安全管理的五种方法
1、定期安全检查。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环境等条件,对不同用途的房屋规定不同鉴定期限,这样可以及早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加以消除,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2、遭受自然灾害损伤后的鉴定。房屋遭受地震、火灾、风灾等损伤后,及时地进行可靠性鉴定,确定房屋是否需要修复加固,或者拆除重建。
3、改变用途时的鉴定。房屋改变了用途,与原定设计条件不符,如荷载、空间分割的变化等,就需要进行房屋可靠性鉴定,以确定是否需要加固或作其他处理。
4、改变结构的鉴定。如对房屋增加层数、扩大开间、改变层高等,必须先进行可靠性鉴定,然后才能进行改造。
5、其他*内容的专项鉴定。如对房屋进行抗震鉴定、防振、防火、防腐鉴定等。
一、房屋安全检测适用范围已发现危险迹象的的房屋。
检测内容及过程
主要检测参数有:
倾斜、沉降、裂缝、地基基础、砌体结构构件、木结构构件、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结构构件等,各参数的检测一般为现场检测。
非现场检测项目有:
a.混凝土结构构件检测中,混凝土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b.钢结构构件检测中,钢材抗拉强度试验法检测钢材试件抗拉强度,钢材弯曲强度试验方法检测钢材试件弯曲变形能力。
c.木结构构件检测中,木材顺纹抗压、抗拉、抗剪强度试验,木材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木材横纹抗压强度试验。
检测过程:
1、调查房屋的使用历史和结构体系。
2、测量房屋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情况。
3、采用文字、图纸、照片或录像等方法,记录房屋主体结构和承重构件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
4、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项目,应根据结构承载力验算的需要确定。
5、必要时应根据房屋结构特点,建立验算模型,按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和使用荷载的实际状况,根据现行规范验算房屋结构的安全储备。
6、分析房屋损坏原因。
7、综合判断房屋结构损坏状况,确定房屋危险程度。
建筑物遭受火灾之后,除查明起火原因外,还必须对结构构件的损伤范围和程度进行详细检查、调研和分析,以便确定其继续使用的安全性和可能性,并且作为制定修复加固方案的主要依据。受火损伤的构件因混凝土和钢筋强度可能降低,因此构件试验时变形和裂缝发展较快。
已有民用建筑结构的检测鉴定工作主要包含偶然作用类、施工质量类、合同纠纷类等几类工程问题。
1、施工质量类
我国建筑市场由于建设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建筑质量存在较多问题。常见的施工质量类问题包含材料质量不达标、偷工减料、施工初始损伤等。如果新建的房屋建筑存在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安全质量鉴定方可进行使用。
2、合同纠纷类
如今因房屋建造所引发的民事纠纷不断,房屋安全鉴定能够对房屋的破损程度和原因进行鉴定,可以为**的裁定提供事实依据,维护了**的公正。
3、偶然作用类
既有房屋建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外界环境的各种考验,比如火灾、爆炸、地震等。经受过偶然作用的民用建筑结构都应当根据实际破坏情况展开安全鉴定工作,以评价其破损等级,经过可靠的技术鉴定后方可决定其是否能继续使用或加固后继续使用。
楼梯间加固根据有关资料对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楼梯间的震损分析,可知楼梯间平面不规则、楼梯间墙体约束拉结措施不足等是导致砌体结构楼梯间在地震中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对于楼梯间在两端的单面走廊砌体校舍,楼梯间山墙宜采用双面板墙或双面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另一侧楼梯间采用单面板墙或双面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当山墙装修完好时,也可在山墙内侧采用单面板墙加固;对于在砌体校舍中部的楼梯间,可在楼梯间外侧加单面板墙,或采用双面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楼梯间墙体,条件许可时也可采用双面板墙加固。
在砌体承重的结构体系中,对旧建筑的加层、改建、加固、可靠度鉴定以及工程事故分析,都需获得砌体的真实强度。
砌体的强度检测方法有哪些:
1 、抽样检测法
主要包括切割法与取芯法,切割法切割的试件宠大,搬运过程中扰动大,造成试验结果的离散性大,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只限于庞大砌体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及对其它方法的校准。取芯法是对芯样作抗压和抗剪试验,对砌体扰动也很大,其试验结果不太一致。
2 、原位检测法
主要包括:扁**法、原位轴压法和原位剪切法。扁**法是采用扁式液压测力器装入开挖的砌体灰缝中进行砌体强度的原位检测方法,它较好地克服了取样法的不足,但设备复杂,允许的极限应变较小,测定砌体的极限强度受到限制。
原位轴压法是对扁**法的改进,测定砌体的极限抗压强度,推算其标准抗压强度,缺点是设备较沉重,使用不便,原位剪切法是在墙体上直接测试砌体通缝的抗剪强度,由于对测试部位有限制,使其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3 、动测综合法
动测综合法是振动反演理论在工程上的应用。在脉动、起振机共振、自由释放或冲击等激振方式的作用下,通过测量砌体结构的频率和振型等参数,根据系统识别理论得到层间刚度,推算出各层砌体轴心抗压强度,不仅能得到砌体的强度,鉴定房屋的质量,便于对房屋进行安全性评定,随着检测仪器技术的改进,算法的优选,结果的精度不断提高,很有发展前途。
4 、微观结构法
声、波、射线等在材料中传播时,会因材料的微观结构的判别而不同,由此可推断出材料的强度。在砌体房屋检测的方法有应力波法和超声波法。应力波法测低强和高强砂浆砌体时,精度不高,超声波法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测试结果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提高。
5、 回弹法
采用回弹仪检测结构或构件砼抗压强度是以测区为基本单元来进行的,即在结构或构件上划分若干个测区,每个测区分布16个测点,测完一个测区再测另一个测区,在结构或构件上有序地进行回弹检测。
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混凝土强度的推定:
1、从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较大值和3个较小值,然后将余下的10个回弹值平均。
2、如回弹非水平方向且非构件测面时,应先进行角度较正,较正后的回弹值再进行浇注面较正。
3、根据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和较正后的回弹值查出各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我们较无法预测的就是天灾跟人祸,永远不知道明天跟意外到底哪一个会先来。我们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预防。安全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但也不能面面俱到。例如:人总是在出现毒疫苗、毒奶粉事件等才重视食品安全;发生地震,发生建筑伤人事件才会重视房屋建筑安全。然而重视也只是重视加工跟建造,后期的安全维护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房屋建筑随时随地都在经受着来自人与自然的考验。灾后的房屋安全也必须得到重视,防止二次伤害的再度出现。
房屋建筑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学习等活动所离不开的主要场所,也是重要场所。房屋建筑质量安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更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和谐。质量和安全是一切房屋建筑工程的生命线,离开了质量**,房屋建筑工程就无法体现出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作用,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因此,保证各类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是实现其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一有效的途径,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在我国农村地区,砌体结构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为各种砌块,其抗剪能力和延性都非常弱,当遭遇到强大的外力作用时不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地震过程中,承重构件开裂,导致建筑局部破坏甚至是整体倒塌,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以下介绍砌体机构建筑的主要震害特点:
**,墙体的承载力不足产生裂缝,在汶川地震中汉旺镇的房屋裂缝多在窗下,呈现X型,贯穿整个墙段;
*二,内外墙交接出发生严重破坏,导致外纵墙倒塌;
*三,墙体转角处如房屋的死角*受到破坏,引发倒塌;*四,楼屋盖发生严重破坏,由于砌体建筑多使用装配式或者是整体式的楼屋盖,整体性非常差,所以地震中往往破坏严重;局部的墙体和楼梯间破坏等。
根据房屋安全大检查的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尚有危旧房屋l亿多平方米。随着这几年城市的旧城改造力度的加大,对城市中在解放前遗留或解放初期建的简易平房较大多数进行了翻建,但尚有部分危房存在;偏远地区城镇的危房数量较多,鉴定与维修的经费不足,导致房屋破损现象严重;全国各大城市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期建造的多层房屋因资金短缺等原因,导致其大部分未达到设计标准,房屋质量比较差;部分城镇还有为数不少的“三无”工程和违章建设,安全隐患较为**,形势不容乐观;各地的国有企业、校舍、文化娱乐场所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的安全隐患仍然很严重。房屋安全检测就成为重中之重。